作者:hacker 日期:2022-07-18 分类:网络教程
(一)总体要求
1、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
文旅小镇的布局要重视长期效益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做到整体规划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滚动开发、梯次建设。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生活方式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适应。
2、保护资源
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延续自然发展的传统格局,尊重自然环境的特色。
3、展现当地人文特色
小镇街区体现地域、民族、传统或时代特色,住宅建筑风格、色彩、体量要协调。规划建设要保持乡村风貌、拥有城市功能,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致化。
(二)设计理念
小镇的设计要体现步行、方便、多样性、独特风格、特色文化,要生活导向、功能混合、高密度、紧凑型、微景观、密道路,基础设施最有效利用,这样能耗低、运营成本也低。
小镇要有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也将积累、形成新的文化特质或亮色。
小镇要功能完备,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最好的文旅小镇是让人们能够住下来,住下来就不想走。
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个小镇最少应该有哪些功能吧?而功能的分置,则是根据需求决定的。小镇的需求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基本生存需求:吃、住、行、医疗、商业、教育;
精神追求需求:休闲、娱乐、学习、健康;
游客度假需求:玩、看、乐、吃、住、购;
小镇发展需求:产业、人才培训、生产资料。
根据上面的四个需求,我们自然能够罗列出具体的功能:如住宅开发、商业、学校、医院、老年活动中心、幼儿游乐园、饮食街、电影院、酒吧、交通集散地、产业区、加工生产基地………
由此延伸,我们就知道功能布局包括6个方面:产业、环境、交通、居住、商业、配套。
产业——产业之于小镇,如同汽油对汽车、电对电瓶车之作用。没有产业,再“貌美如花”的文旅小镇,也只能成为“到此一游”的景点。要保持长久的持续发展,则要对文旅资源深度挖掘和精炼,并形成可以输出,进入更广阔市场的文化商品,建立强大的品牌优势,这才是关键。
环境——环境塑造了某个地方的精神场所,是文化和其他物质活动的载体,也是与游客和居民沟通的桥梁,因此,环境规划对小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极为重要。
交通——没有交通,文旅小镇就无法占稳市场。
文旅小镇的交通分成三个层面:
1.大交通,主要是接入性交通;
2.小交通,即内部交通的串联。
3.休闲、游览的交通。
居住——居住产品开发是小镇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小镇的居住产品开发却不同于单纯的商品住宅开发,用过去的开发经验、开发理念必定会铩羽而归。但是定位不同的文旅小镇,其主力产品也定然不同。
商业——商业做不活,就甭想赚钱。城郊文旅消费的业态要以玩、吃、乐、购为主,这里次序很重要,玩是第一位的。
配套——小镇的配套要考虑生活配套、旅游配套、产业配套等三个方面,小镇配套开发的要求,一方面要完善,尽量考虑周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控制合理的开发规模,最好根据入住的人口、以及接待游客规模进行量化处理,不要一味贪大求全而产生浪费。
总结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既要有序又要无痕
•既要尊重原著居民需求又要满足游客需求
•既要尊重历史传承又要表达现代进步
•既要保持民族的纯粹又要迎合时代潮流
•既要保证主要的盈利点又要完善公建公益
选址
关键词:大城市近郊景观城市是未来热点
国家规定的旅游资源分为五级,顶级的国家名胜区一般不允许开发。有些分级比较低的地方,拿地成本低,又有怡人的生态环境,更适合做文旅地产的项目。
除此之外,大城市的市郊临近一线人口密集区,客群得以保障,也适合做文旅地产。比较典型的就是华侨城欢乐谷主题公园模式的成功,而未来随着大城市周边旅游资源的消耗,位于一线城市周边1-2小时左右的景观城市将成为旅游产业热点,契合5+2的流行生活趋势。
2.定位
关键词:找准客群是关键
1、城市观光娱乐为主:城市主题公园+酒店。以城市观光娱乐为主的项目,通过将城市主题乐园与品牌餐饮美食街、五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大型电影院等不同的业态整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独具吸引力的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休闲Mall,以此带动写字楼和住宅地产的开发,这种模式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中心城拓展区的地块,比如华侨城欢乐谷。
2、休闲度假为主:旅游景区+酒店。以生态别墅或古村落为载体,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在一种独特的文化意境里享受时尚度假的体验,这种适合短途休闲度假,强化了过夜以及居住功能。
3、高端人居为主:旅游景区+酒店+高档住宅。在城郊的风景优美之地,建立简单的观光、游乐、休闲产品以及酒店、餐饮、购物等,形成高档人居旅游社区。旅游功能偏弱,主打居住。比如观澜高尔夫项目,其对于休闲地产的带动作用极其明显,除了球场本身拥有极好的景观资源外,更为主要的原因是高尔夫球场是重要的高端政务商务休闲交流的平台,能够引发高端休闲人群的聚集,凸显品质性。
4、复合型:旅游小镇。主题文化小镇,主要是古镇、古街区,或者新打造的小镇。其核心是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凸显独特主题风情的文化小镇,以小镇为载体,构建文化休闲平台,提升吸引力,进而带动小镇外围的休闲地产,如丽江大研古镇、成都宽窄巷子、上海朱家角古镇、成都芙蓉古镇、楚雄彝人古镇。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很多古镇进行休闲化升级与城镇化发展的主流途径。
特色小镇已成燎原之势,但同质化境遇随之而来。如何打造小镇差异化,是当下小镇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有五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路子,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二、坚持因地制宜。从各地区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三、坚持产业建镇。立足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和房地产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功能、环境质量、文化内涵和发展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五、坚持市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多元化主体同心同向、共建共享,发挥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和加剧债务风险。
文旅特色小镇是以文化旅游融合为依托,以文化基因和文化元素提炼为核心,以创意和再生设计为手段,对属地特色自然、人文、产业等关联性资源进行一体化深度整合后,以系统化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的特色文化标识为指向而构建的文化、生态、生活、产业有机融合的生态型空间体系。
文旅小镇的文化基因或者说是文化灵魂是市井文化,由此,作为小镇,自带市井文化的原住居民是文旅小镇鲜活的文化载体。旅游者是去体验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由此才足以长久地支撑一个文旅小镇的存在与发展。
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把游客留下来。这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地产文旅小镇定位:一方面是夜晚消费;另一方面是淡旺季的业态分布。因此,可在分析文旅小镇区位、资源、布局的情况下,引入夜间消费项目,如演艺、游船、走秀、灯光秀(中艺光影秀设计制作)等内容,或是特色民俗内容,增加景区吸引力。此外,文化馆、艺术馆、养生馆、电影院、音乐剧院、酒吧等娱乐项目,以及小镇音乐节、国际魔术节、书画艺术节、饕餮美食节等活动项目也能为文旅小镇建设导流,提高小镇业态经营收入。
特色”和“小空间、大作为”,是特色小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具体到文旅特色小镇,可能还会有一些独特之处。
特色小镇专业申报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首先是融合、跨界、共享。这是新经济的理念,对于特色小镇和旅游业来讲,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念。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旅游长期停留在“门票经济”的阶段?就是因为没有吸引游客付费的极为丰富的、可选择的产品。浙江的特色小镇提出来“三个三”,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生融合”,即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必备;“三位一体”,即产业、文化、旅游是标配;三次产业融合,即一、二、三产业融合,江西婺源的油菜花如果只具备一次产业的功能,就没有旅游价值,如果有了规模,具备了观赏价值和因素,就融合了三次产业的功能,价值体现是最大的。
文旅特色小镇还有一个特点是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导向。特色小镇不是以传统的行政镇为主,而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旅游业也可以理解为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的平台。市场化的一大好处是如果没有很好的产品设计、商业模式、投资回报等,资本不会进入。可以采取PPP模式,政府以委托、特许经营、基金等方式支持,市场化开发、招聘专业公司市场化运营,多元参与。
重视软资源的开发,对于文旅特色小镇来讲也非常重要。要重新定义小镇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不能缺席特色小镇。此外,传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乡村文化、传统建筑、古村落、传统生活方式,是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资源。生态型经济、原生态产品、绿色经济、信息经济,是特色小镇软资源开发的基本特点。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原生态农牧产品、特色种植和养殖,是软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传统农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当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当是特色小镇的追求。
文旅特色小镇一定要从走马观花型转变为生活居住型。小镇的设计要体现步行、方便、多样性、独特风格、特色文化,要生活导向、功能混合、高密度、紧凑型、微景观、密道路,基础设施最有效利用,这样能耗低、运营成本也低。小镇要有文化底蕴,以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也将积累、形成新的文化特质或亮色。小镇要功能完备,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颐养。我认为,最好的文旅小镇是让人们能够住下来,因为文旅小镇的消费者是城里人。理想状态的文旅小镇应该是没有大城市的拥堵、雾霾、人情冷漠、谋生压力和紧张,但要有城市的功能、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时尚、商业等;拥有农村的青山绿水、新鲜空气、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慢生活,但没有农村的闭塞、公共设施的不足、生计的艰辛、极度短缺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旅小镇的另一个特点,是要防止建设成为缩小版的城市,这曾是我们最失败的做法。文旅小镇不一定需要巨额投资,镇区整体风貌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延续自然发展的传统格局,尊重自然环境的特色。街区体现地域、民族、传统或时代特色,住宅建筑风格、色彩、体量要协调。规划建设要保持乡村风貌、拥有城市功能,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致化。总之,在形态上,城市应该是城市,乡村就应该像乡村。
文旅小镇的最高境界,是让城里人体验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以前搞古镇开发,最大问题是见物不见人。把原来居住在里面的人迁走,按照商业化、盈利原则改造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大卖场,与当地人的生活完全脱节。改造一定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生活方式,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适应。如果把城市的建筑模式搬到农村,就是社区化、房地产化、园区化,搞成了综合体、大卖场,是反生活、反常识、反生态的。古村古镇最重要的价值和灵魂,是要有原住民的居住和生活。当地人、企业、社区三位一体,形成小镇建设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当地人要认同规划、参与建设、分享成果,这一点在我国特别重要,是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否则就是一个房地产项目。建小镇不是盖房子,小镇里要有文化、有生活。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强调“产业建镇”,就是要避免房地产化。具备资本、人才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涌入特色小镇建设是不可避免的,但要产业主导,不能沿着发展房地产的老路走下去。
文旅小镇要重视长期效益,要有耐心,避免急功近利。培育新产业、调结构、创新、聚集人气、培育市场、文化、归属感和特色的形成,都是一个过程。要避免用工业化思维搞建设,运动式开发、一次性解决、毕其功于一役等,都是不可取的。要整体规划,滚动开发、梯次建设。要协调好出政绩和慢工出细活的关系。要尊重现有村落格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避免大拆大建;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避免急功近利;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延续特色景观与传统风貌,避免贪大求洋;政府统筹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避免大包大揽。总之一句话,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培育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精工细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镇。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8 21:44:35] 回复
活的关系。要尊重现有村落格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避免大拆大建;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避免急功近利;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延续特色景观与传统风貌,避免贪大求洋;政府统筹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避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9 05:25:08] 回复
现有村落格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避免大拆大建;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避免急功近利;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延续特色景观与传统风貌,避免贪大求洋;政府统筹引导,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避免大包大揽。总之一句话,特色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8 23:14:41] 回复
长期停留在“门票经济”的阶段?就是因为没有吸引游客付费的极为丰富的、可选择的产品。浙江的特色小镇提出来“三个三”,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生融合”,即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必备;“三位一体”,即产业、文化、旅游是标配;三次产业融合,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