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 日期:2022-07-17 分类:黑客业务
有唐山大地震遇难者纪念墙,上面全是遇难者的名字,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里边,进大门就会看到。从市内坐公交车游1路,终点站就是。
(唐山抗震纪念碑在市中心广场。)
念墙有查询室,在纪念墙北面,工作人员会告诉查询人确切的位置。
纪念墙规格:高7.28米、长500米,12块有字纪念墙已经被分为四组,三块为一组。每块纪念墙的序号都用醒目的黄色大字标出,分别为一A、一B、一C,二A、二B、二C,三A、三B、三C,四A、四B、四C。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上往下数。
一个宽阔的大平台上面,建起了三面巨大的通体黑色花岗岩石板墙,每面墙成扇面形分布。墙体由一块块长方形的花岗岩板组成,除了顶部和侧面,正背面石板都是等面积。地震死者的名字和怀念者的名字就在每一块石板上镌刻成镏金字。
扩展资料:
历史由来
1976年7月28日 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6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城市毁了,可以重建;但另一片废墟却一直深埋在唐山人心里,政府为了纪念大地震死难者,为百万唐山人有同一个祭地,在地震遗址公园内,南湖东面修建了高7.28米、长500米的唐山大地震纪念墙;
墙上是密密匝匝的人名,墙下是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挽联,一眼望不到边,更准确地说,纪念墙应该是个集体墓碑,属于41年前地震中的24万亡灵。
备受关注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公园内地震罹难者纪念墙等基础工程将于今年7月28日前完工。
6月30日,记者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工程现场看到,尽管刚下过大雨,地上一片泥泞,但满载沙石、物料的大货车照旧进进出出,压路机、大铲车、小叉车也是隆隆作响。一排新建的钢筋混凝土骨架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整个工地截成南北两块。在它的西侧,已经保存了32年的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在一层雾气的笼罩中依旧桀骜地挺立在那里。
正在把几块大理石运到“骨架”前的一名工人介绍说,这就是地震纪念墙的框架,这些镌刻着32年前唐山大地震罹难者姓名的黑色大理石,将被陆续装进纪念墙框架。目前,纪念墙主体框架已完成近八成,背面已经开始挂石,他们正在昼夜施工赶抢工期,预计在“7·28”前建成纪念墙。
按照规划,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位于唐山市岳各庄路北侧,占地40万平方米。公园以机车车辆厂原有的铁轨为纵轴,以正在建设的纪念大道为横轴,划分为遗址区、水区、碎石广场区和树林区四个区。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位于遗址公园东西主轴线纪念大道的北侧。整个纪念墙长度为三百多米,由五面大理石纪念墙组成,上面镌刻24万地震罹难者名单和纪念碑文。每面墙厚度为1.5米,平均高9米左右。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公园内的其他区域也在紧张施工,目前已初现雏形。在纪念墙南侧,计划占地三万余平方米的水区目前已建成一个巨大的水槽;北侧与水区相对的树林区内,工人们正在平整地面,已经有部分树木移栽过来,这个占地14万平方米的区域将是公园中最大的一片区域;紧邻纪念墙西侧的科普展览馆地基也已开挖成形;与原机车车辆厂地震遗址同属公园遗址区的万人集会广场地面也在铺设当中,该广场在公园西南部占地近三万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就;位于公园西北方向的碎石广场占地近6万平方米,这个区域将全部由黑色煤矸石铺成。据了解,万人广场和碎石广场也将在7月28日前完工。
为更好地保护地震遗址,为唐山市民提供一个祭奠地震罹难者的场所,唐山市决定在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处,辟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其中将建一座长三百多米的地震纪念墙,用以镌刻祭文和罹难者姓名。
去年5月,唐山市规划局与中国建筑学会合作,面向全球展开“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共收到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方案276套。经过专家评审,最终清华大学李久太、袁野设计的方案获得一等奖。
该方案利用固有的铁轨和新引入的纪念大道,将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划分成遗址区、水区、碎石广场、树林区四个区。其中,利用旧厂房改造成规则纯粹的长立方体地震科普馆,一座396米长的玻璃纪念墙作为24万地震死难者的墓碑,上刻24万死难者名字;在水区的设计中,通过水面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表达逝者与现实人之间的距离。并运用一片巨大的水池,与天空及中间的人造空间形成一个强烈的主题,即大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树林的设计则是用树表现生命和一种纪念意义。
有关专家指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的建设,将充分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的追忆”这一设计宗旨。
地震纪念碑在大钊公园北侧,与百货大楼隔新华道相对。东侧是文化路。火车站乘坐2、4、19、26路到新华楼下车,往东200米(沿新华道)。4路公交车到中医院下车,往南过新华道就是。2路到广场站下车,往回走100米就是。距离火车站大约5.5公里
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纪念碑广场内。广场东西长 320米,南北宽 170米,占地 5.44公顷。广场东部是抗震纪念碑; 西部是抗震纪念馆。两个主要建筑坐落在东西向同一个轴线上,纪念碑和纪念馆之间设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过红色地砖铺砌的地面使两座建筑相连。
谁是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的作者?
(原题:六百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刘 俊 增
到过唐山的人一定都去过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一定都读过镌刻在纪念碑上的那段碑文。这段碑文堪称是一段传世佳作,仅仅用了800余字的篇幅即把震惊世界的唐山地震及抗震的史实、把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惊天地泣鬼神的斗志表现在世人面前。
读罢碑文,人们往往会自然问起谁是碑文的作者。实际上,它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创作,是六百万唐山人民的共同心声。1983年唐山地市合并后,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地震10 周年时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并建立抗震纪念碑的决定,同时把碑文起草工作交给了市委办公厅。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办公厅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发动和文稿征集工作,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很快收到了一大批稿件。这些稿件有的来自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来自大专院校的教授和讲师,有的来自工矿企业,有的来自农村街道。办公厅组织专人在对这些来稿进行综合吸纳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初稿,并将其印发全市各基层单位反复征求修改意见。同时,分别召开一些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最后还将初稿分别送给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特别是曾在抗震前线指挥过战斗的老同志,以及在全国很有名望的作家、教授,如魏巍、姚雪垠、孙犁、吴祖湘、王力、启功等,请他们从不同角度帮助斟酌指正。像以上这种征稿和修改工作在全市上下反复进行了多次,时间持续了一年以上,仅市委常委会讨论就不下五六次。
正是因为集中了全市人民的集体智慧,所以从碑文的整体构思到结构布局、从史料选材到遣词造句都有其鲜明特色。从文体上看,它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八股模式,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采取了半文半白、碑诔相兼的体式,既照顾到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知识阶层,又照顾到广大工人、农民和中小学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从结构布局上看,层次清楚、环环紧扣。全文共分5个段落,一是地震灾情,二是唐山人的自救互救,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的救援,四是新唐山建设,五是历史的结论和建碑的目的。从史料选材上看做到了取舍有度、详略适当。从遣词造句上看,基本做到了史料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既避免了干巴巴的数字罗列,也避免了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从而使整个文章显得既庄重、严肃,又生动、活泼,读了以后确实能够令人振奋、耐人回味,真正起到了“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的历史作用。
当然,文章可以集体创作,而书法却只能由个人完成。那么,碑文的书法者选谁更合适呢?经过中国书协的推荐和唐山市领导的研究,决定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的夏湘平同志来完成这一重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唐山抗震救灾这一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说是功高盖世,没有解放军就没有唐山的今天,最后这个“句号”当然应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来画,而且这也是全市600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此文曾在2000年7月28日《唐山晚报》和2001年7月26日《河北日报》上先后发表。两次发表时,报社均将“诔”字误排为“谏”字。特别是《河北日报》同期还登载了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节录,其中丢字错字竟达十处之多,实在令人遗憾之至)
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
唐山乃冀东一工业重镇,不幸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东经一百一十八度十一分,北纬三十九度三十八分,震级七点八级,震中烈度十一度,震源深度十一公里。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虚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随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死忘生,排险救人,清虚建房,功高盖世。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解民倒悬,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四面八方捐物赠款,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唐山人民安然度过缺粮断水之绝境。与此同时,中央慰问团亲临视察,省市党政领导现场指挥,诸如外转伤员、清尸防疫、通水供电、发放救济等迅即展开,步步奏捷。震后十天,铁路通车;未及一月,学校相继开学,工厂先后复产,商店次第开业;冬前,百余万间简易住房起于废墟,所有灾民无一冻馁;灾后,疾病减少,瘟疫未萌,堪称救灾史上之奇迹。 自一九七九年,唐山重建全面展开。国家拨款五十多亿元,集设计施工队伍达十余万人,中央领导也多次亲临指导。经七年奋战,市区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六百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震后新城,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春光融融。广大农村也瓦舍清新,五谷丰登,山海辟利,百业俱兴。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 抚今追昔,攸忽十年。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特制此文,镌以永志。
唐山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七月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22:07:10] 回复
,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虚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随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12:53:07] 回复
)。4路公交车到中医院下车,往南过新华道就是。2路到广场站下车,往回走100米就是。距离火车站大约5.5公里唐山抗震纪念碑的介绍唐山抗震纪念碑,建在市中心新华道以南(建设路和文化路之间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7 20:13:19] 回复
进出出,压路机、大铲车、小叉车也是隆隆作响。一排新建的钢筋混凝土骨架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整个工地截成南北两块。在它的西侧,已经保存了32年的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在一层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