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 日期:2022-07-13 分类:黑客业务
古代有驿站古代如何找人,在外古代如何找人的人可以通过书信或者找人捎口信古代如何找人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一下大家对古人选拔人才的了解。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方法一共经历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帝王直接发现制、推荐自荐制、军功事功提拔制、乡举里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制度。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是为了满足当时王朝统治者的需要,与当时历史环境是相适应的。
最下面的才是无数百姓。讲究君臣礼仪,讲究仁义礼智信。如《礼记》所言要“行修言道”,即行合忠信,言合仁义。这些观点的进步的核心在于“以民为本”,讲究个人道德修养。所谓选拔优秀人才,也只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进行的一种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为自己的官员队伍补充人员,让他们协助自己统御四方,这种行为的集中体现,就是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就是相当于地方长官从民间或者底下人才的推荐,这个既要看自己的运气还要看自己的实力,机会来了你没那个能力岂不是白搭。
察举制,主要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核科目。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才子遍布天下,为君者不用自己去选拔就不断有才子送上门来“毛遂自荐”,当然也不乏有名之士被君侯争相邀请的。所以人才可以凭借自己的名被选拔或者通过自己的嘴去游说。
现在人特别开放,因此出现了很多结婚以后,发现孩子是隔壁老王的情况。但是古人也有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古代的医学条件不是特别发达,他们可不能去医院做个亲子鉴定。
不过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发明了滴血认亲,滴骨认亲等一系列认亲手段,虽然这些毫无科学依据,但是这时古代当时唯一的辨别方式。但是这样容易造成很多真假冤案,于是在西汉有一位官员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
在西汉有一家人,哥哥和弟弟生活在一起。两人的老婆同时怀孕了,但是哥哥的孩子生下来夭折了,于是就把弟弟的儿子抢来,当做自己的儿子,于是弟弟就把哥哥给告了,不过县令一直难以判断孩子到底是谁的。
丞相黄霸听说这件事后,决定亲自判决。他让人把孩子抱到堂上,然后让嫂嫂跟弟媳抢孩子,谁抢到了就是谁的。
结果,嫂子听了后拽着孩子用力拖,而弟媳则怕伤着孩子不敢抢,表情悲伤,眼泪直流。
于是黄霸当即判断孩子是弟弟的,因为做母亲的是不舍得用那么大力气去托孩子的。黄霸没有依靠所谓的“滴血认亲”、“滴骨认亲”等方法,而是从亲情上下手,成功地判断了谁是孩子的母亲。
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不少这类案件,由于古代技术落后造成了不少母子分离的事情。有了黄霸这个例子,官员以后断案的时候都从感情入手,这正确的几率也就大一些。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本文为百家号作者无风却起念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想这种问题应该是在电话发明之后才会有的,电话让人们可以无延迟的直接对话。电话之前有电报,其实也就是比信件快一点而已,在电报发明之前只有信件来往,有个飞鸽传书之类的也多半用于军事。很显然信件是不适合问别人在不在家的,就算是当时最快捷的飞鸽传书。
你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古人都是直接上门去找人,遇到主人不在家,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信件可以相约某日某地相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去,还要派人去相约之地守候,告诉对方自己因何失约。
有时我们看电视剧,里面在通缉罪犯时,往往会在各大告示栏上贴上通缉令,上面带有逼真的画像,还有人物介绍,犯的罪过等等,伴随通缉的往往还有悬赏,然后一群老百姓围在那里观看。
1.古代真正通缉令是什么样的呢?
古代很早就应用通缉令来抓捕罪犯了,在已有的文献和出土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古代通缉令是公元前52年,这份通缉令中要缉拿的是一名婢女:“为人:中状,黄色,小头,黑发,椭面,拘颐,常戚额,如颛状,身小长,托瘦少言。”
这份通缉令中没有画像,但是描述非常详尽,对她的外面极尽笔力,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讲述的非常清楚。
古代早期纸张还没有发明,要在竹简或者是其他粗糙的载体上画上罪犯的画像,是比较困难的,不如直接的文字描述,不过没有图像,只有文字,很多寻常百姓也是不识字的,所以早期的通缉令用处也是比较有局限性的。
渐渐地,随着纸张的使用和人们手艺的不断提升,通缉令上逐渐开始有了罪犯的画像,这样更便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和寻找,但就是因为画像利于人们理解,所以如果说画像画的比较差劲,人们就很有可能看谁都是罪犯,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2.认错文相公
在南宋末期,有个秀才叫做林附祖,走在大马路上被几个蒙古兵捉了去,蒙古兵一口咬定他就是
文天祥(文相公),林附祖无语,辩解着,蒙古兵索性拿出画像,又看了看,怒说,你俩长一模一样,咋就不是了,你跟我走吧!
然后林附祖就被抓到京口去了,林附祖喊了一路他真不是文天祥,蒙古兵不信,路上有人认出来,这林附祖还真不是文相公,蒙古兵这才把人给放了。
后来林附祖跑到文天祥那儿说了这事,文相公题诗一首,骂他们眼瘸。
所以说,在乱世里靠着画像找人,那真是白干。
3.通缉令弊端
古代的通缉令有很多弊端:
第一,制作通缉令,没机器,怎么办?手工啊,会画画还画得像的人才多吗?人家画一张要不要钱,更何况是全州甚至是全国通缉,本来就不知道罪犯真的长啥样,都是靠搜集来的信息画的,这再给画得一人一个样,这不糟心么。
第二,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有义务教育了,古代上不起学得多的是,会几个字那就是文化人了,大多还都是文盲,只看得懂画像,看不懂具体的描述,那只会对罪犯形成刻板印象,很容易看谁都是罪犯。
4.通缉令的好处
不过在太平年代,有画像的通缉令还是非常有用的,古代人生活在一个一个的小村子小镇,
流动性比较低,邻里邻居也都互相认识,宗族亲戚比较多,可以联系的人非常密切,哪怕没见过面,在互相的闲言碎语中,大家也就算“认识”了。
大家都互相熟悉,因此对外地人的到来也会非常敏感,所以在太平年代,通缉令在有规制的下面,还是比较好找人的。
伴随着通缉令的往往有悬赏,而且悬赏金额还不少,能提供罪犯信息的赏点钱,能抓住罪犯的更是重赏,如果是比较有分量的罪犯,金额甚至多达现在的数百万。
有钱就有动力,有人发现与通缉令上相符的人就会非常积极地去报官,这样一来,找到罪犯的概率就极大提升。
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3 18:19:25] 回复
要在竹简或者是其他粗糙的载体上画上罪犯的画像,是比较困难的,不如直接的文字描述,不过没有图像,只有文字,很多寻常百姓也是不识字的,所以早期的通缉令用处也是比较有局限性的。渐渐地,随着纸张的使用和人们手艺的不断提升,通缉令上逐渐开始有了罪犯的画像,这样更便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和寻找,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3 17:52:53] 回复
世里靠着画像找人,那真是白干。3.通缉令弊端古代的通缉令有很多弊端:第一,制作通缉令,没机器,怎么办?手工啊,会画画还画得像的人才多吗?人家画一张要不要钱,更何况是全州甚至是全国通缉,本来就不知道罪犯真的长啥样,都是靠搜集来的信息画的,这再给画得一人一个样,这不糟心么。第二,还是那句话,现在是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3 19:18:31] 回复
量的罪犯,金额甚至多达现在的数百万。有钱就有动力,有人发现与通缉令上相符的人就会非常积极地去报官,这样一来,找到罪犯的概率就极大提升。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3 15:11:39] 回复
当于地方长官从民间或者底下人才的推荐,这个既要看自己的运气还要看自己的实力,机会来了你没那个能力岂不是白搭。察举制,主要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核科目。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才子遍布天下,为君者不用自己去选拔就不断有才子送上门来“毛遂自荐”,当然也不乏有名之
访客 评论于 [2022-07-13 10:38:53] 回复
穷的,他们发明了滴血认亲,滴骨认亲等一系列认亲手段,虽然这些毫无科学依据,但是这时古代当时唯一的辨别方式。但是这样容易造成很多真假冤案,于是在西汉有一位官员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