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cker 日期:2023-04-03 分类:黑客网站
如何把握好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下:
1.首先,有效课堂交往的前提就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在交往中互为主体的关系使教师特别是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2.其次,交往内容的丰富会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切实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最后,有效课堂交往及时、有效的反馈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师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这有利于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情感、态度和生活的体验。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还必须寓教于文:
叶圣陶先生说:“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做语文教材。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其他文科课程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语文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
总之在有效课堂交往过程中,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会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从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正确认识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正如列宁所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自然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如果脱离工具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那就更谈不上“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将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是不变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二、正确认识人文性。语文虽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题材不同,体裁各异的文章无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即使是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应发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如教《最后一课》,不能只侧重于语言的朴素自然,也应使学生体会文中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皇帝的新装》,不能只着眼于情节的曲折、离奇,也应使学生把握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三、正确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尽管新课标一再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操作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出现了以下两种争议 1、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语言文字、写法上,对于文本的人文性视而不见。因为这部分教师的认为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教学就要为实现这个工具性而努力。 2、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教学时,把大部分精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置文章的语言文字与不顾,还谓之曰:“这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其个性。”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它们将一个整体截然地分裂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附,毛将附焉”,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了灵魂而黯然失色。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也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文情感的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获得审美的情感熏陶,整体把握,不断积累,螺旋式渐进,逐步沉淀,包括语言材料、结构样式、人生体验、情感态度紧紧结合在了一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同一! 因此,把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从而使学生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又将工具掌握在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前实践课标的过程同样也要我们要特别注意已经出现的人文性的泛化,用人文性涵盖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而忽视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与工具性的泛化后果一样,都会严重影响语文素养的形成,都会导致语文素养的“营养不良”。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第一,把握尺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超越语言文字训练和个性化感悟好比语文天平的两个托盘,重了一头,天平必然要倾斜。不管钟情语言文字训练,还是痴迷文章感悟,偏重一个势必会造成语文能力的失衡。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让我们关注人文,重视感悟,于是我们的课堂开始虚了,学生得意却忘言了。仅在词语方面的掌握就出现了以下这样的问题; 课标对低年级提出的是“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弄明白,懂得很清楚。真正做到明白、清楚就必须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现在提倡感悟,老师们错误地认为,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意会就可以了不必言传,这不言传,教师就不能把握学生了解的程度。有时学生甚至对课文中的个别词语不知所云。中年级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出现了得意妄言的现象,学生对课文只有一个整体感受,浮在表面。至于这种感受是从哪个词中传递出来的,老师没有引领学生捕捉这样的词语,也就谈不上体会词语对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对词语的理解、揣摩不到位。正是因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即便是学生将一些词语记住背下来了也不能准确地应用。 其次,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造句的训练,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虽然说造句有生拉硬拽之嫌,但是不经过大脑苦思冥想就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用时自然产生不了相应的了联想,于是,学生在说话、写话中就出现了然后…然后…,完了…完了…的连接,学生不清楚自己前言后语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第二,紧扣语文本体,关注言语形式的教学语文本体就是语言文字。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充分重视语言形式,从语言入手,去理解思想内容,以及领悟思想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语文教学,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理解言语形式,才能深刻理解言语内容,才能真正学会阅读。 四、正确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曾经说过: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首先必须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改革以往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以老师讲解代替学生问答,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单一做法。本人认为改革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如在设计《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又实在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描写,了解地球的浩瀚与美丽,这一学习目标通过生动朗读,惊现场面再现(多媒体),精彩片断仿写等步骤实现;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地球的可爱。二是发动和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以及调查整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程度,从而使学生能从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感受到地球将面临的危机,这样让学生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特点及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了解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加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进一步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地球。 第二,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丰富、活泼的语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观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我们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在指导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语文性质要有更准确、更成熟的认识与把握,然而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还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怎么渗透人文性和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怎么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怎么渗透人文性和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怎么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人文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最终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语文教学怎么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
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
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如,在教《散步》这课时,我先抓住“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这一中心句,紧紧围绕“初春”这部分文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体会到了景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同时又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体味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接着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了“分歧”这一部分内容,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辩论,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年人的责任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样,也就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学会了怎样读书,学会了怎样做人。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达到相互交融
阅读教学改革仍然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读乃是阅读教学第一要务。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是学生感受、理解语言的前提和途径,而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之后才能读出景、读出情、读出味来。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将文本的理解、意蕴的体会有机地统一在文本语言的品读之中,达到了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语言的相互交融。这才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形”“神”兼备,巩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功能
参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崔峦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的,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即“双向”运动。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形”,又做到得“神”,“形”“神”兼备。
三、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首先语文阅读要联系生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本的动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语文。生活即语文,比如看电视、看报、看电影,或与人交谈,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要提倡这样的课外练笔。我们可以把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引进课堂,在贴近生活的课外练笔中,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情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理念下,力求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启迪,从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犹如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 “视觉”上的偏差;又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在讨论“两性统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先看看什么是语文?然后再讨论“两性统一”的问题。
一、工具性:语文的符号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人文性:语文的文化特性
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流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交流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但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要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我们更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上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何谓两者统一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都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践操作中还会遇到的问题。
总之,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来自于我们对工具和人文的正确解读与准确把握,来自于我们对目前语文课堂的反思与创新,来自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真正地将其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访客 评论于 [2023-04-03 10:46:06] 回复
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
访客 评论于 [2023-04-03 13:53:56] 回复
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他文科课程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而语文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寓教于文。总之在有效课堂交往过程中,学生会养成
访客 评论于 [2023-04-03 13:23:01] 回复
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
访客 评论于 [2023-04-03 14:52:02] 回复
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是不变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