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网站黑客 > 公益组织市场定位图,公益项目的市场定位

公益组织市场定位图,公益项目的市场定位

作者:hacker 日期:2023-01-04 分类:网站黑客

导航:

志愿服务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公益活动

今天下午,又接待了两个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两位大二的学生,他们来找我的目的是建立学校红十字志愿者。这是我三年来接待的二十多批学校志愿者之一。 在此之前,很多学校的学生都很有激情的,也都想有一番作为,和我聊天时大都也铿锵有力。我最初还是很激动,因为考虑学校学生众多,文化水平较高,业余时间也较上班族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起来,那么肯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但激动只是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除了极个别的学校尚能每年举行一次活动,90%以上的来访者后来就石沉大海、音信全无了。在所有的来访者中,大家的意愿大致如下:1、能否由省红十字会授权在学校设立红十字志愿者协会;2、应该在学校中作哪些活动;3、能否对学生的公益活动给予资金支持;4、能否对学生的公益活动以书面的方式给予认可,最好校方也能通过 这个活动对组织者给予表彰; 在与他们进行沟通之后,发现在校大学生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较强的功利性目的。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找到我后,最想得到的就是能够得到红十字会的支持,在学校内成立一个社团并且能够担任社团的领导。他们很在乎是否能够得到一个相应的身份,还有部分学生希望红十字会能够给学校团委或者领导出具文件,要求承认他们社团的合法身份以及他们本人在社团的领导地位。 2、门户观念较强。比如我告诉他们在他们所在的学校中已经有人在组织红十字志愿活动了,能否联系已经在为此工作的同学一起来组织活动?50%以上的答案可能是:他更愿意单独在自己所在学院里再设立一支这样的队伍自立为王,因为他与前者不在同一个学院。 3、执行能力差。好多学生咨询我应该在学校中开展何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我一般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公益活动指导。比如对于已经开始一个或多个公益活动的学校,我一般会鼓励他们坚持;对于刚在学校中开展公益活动的队伍,我会鼓励他们从事队伍建设,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学生们往往也会侃侃而谈,作激昂状,或者低头聆听,不时作出佩服状,表示能听如此高见必定会让他们的发展快马扬鞭。然而,无论作激昂状的还是作佩服状的学生最后都是“无声”状了,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 4、不懂借助他人之智。好多学生会咨询我在学校应开展何种形式的活动,大部分这样问我的人都是没有可执行的项目。我现在大都会让他们去到网络上搜索“学校”“公益”等关键字,然后会有成千上万的活动可以搜到,再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个活动。我也很奇怪,高校学生对于网络绝对不是陌生的,为什么不能把网上游戏和网络聊天的时间和智慧放一点到公益活动中来呢? 5、缺少长期参加活动的热情。很少能看到学校学生能坚持去作一项公益活动,大多数的活动是较为随意的,缺少长期的规划,或者即使有长期的规划也没有长期执行的能力和热情。X学院就曾经开展过慰问孤儿的活动,活动结束时也表示以后会定期来探望。这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成为该学校组织的一个品牌项目。但可惜的是,这种活动只作了一次,就再没看到后来的活动。北大曾经有四名女生,只是很简单的将同学们不要的衣服收集起来,洗干净后再寄给贫困山区的学生,她们默默地作了四年,后经新闻媒体的报导,马上成了社会名人,该项活动也很好地被后来的师弟师妹们继承下来。其实旧衣物捐赠是很简单的一个活动,但坚持作下来就很不得了。如果说这四个人成名是沾了媒体宣传的光,那么人家的作法起码有值得媒体宣传的地方。 尽管学生志愿者存在着诸多的缺点,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中间有大批的有能力、有爱心的人。如果他们经历一些必要的锻炼,并经过系统的培训,再加上个人积极的追求,肯定会成长为志愿者的中坚力量,具备志愿者领袖所具备的才能,创建和带领团队获得成功。并且他们在公益活动中所尝到的技能和领袖精神会成为个人的财富,帮助他们在毕业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首先我阐述一下,参加和组织公益活动如何会让学生受益无穷并很有可能帮助他们成就个人的一番事业。 1、参加公益活动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精英最基本素质。在参加公益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政府失灵”,会了解帮助对象的贫困,会认识到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并基于这些认识寻找解决之路。可能学生所从事的公益活动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微乎其微,但只要他认真去作并积极寻找解决之路,困难和问题就会引导他关注社会某一个层面。长期的这种锻炼会不自觉地培养了他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的思维习惯并可能试图寻找解决办法。这种思维习惯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恰恰是社会精英的基本素质,离开了这种素质再有钱也不能称之为社会精英。而学生是未来的精英,如果未来的精英中,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比例越来越高,于国于民岂不是一件好事?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于在校期间的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 2、领袖精神(leadship)的培养。领袖精神可能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在国外的教育中,领袖精神的培养已经被列入小学的教育中来。领袖精神塑造的是个人的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主动性,同时还有领导力的建设等诸多积极性格的综合。领袖精神的培训是国外很多组织的必修内容,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公益组织。 在公益活动中,领袖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草根型的公益组织和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的约束和管理中没有财务/人事的制约,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高昂的斗志和有效率地合作更多是因为一种理念,因为团队领袖的人格魅力。这对团队领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是这种高的要求,如果一个志愿者团队的领袖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并且成功带领团队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毫不夸张的讲,这个团队领袖会走向一条成功之路,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性格。 3、项目运营经验。作一个志愿者项目如同作一个企业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建立和管理志愿者队伍涉及战略定位、SWOT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合理授权、市场营销、广告宣传、财务控制、知识管理、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内容,与运营一个企业项目有相似之处。一个成功的志愿者团队或者是一个成功的志愿者领袖均要涉及这些方面并能有过人之处。他们通过公益活动所积累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日后的创业或者参与公司管理受益无穷。 4、人脉资源。通过公益活动,志趣相投的人会逐渐形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在学校时会是好的朋友,走出校园后大家会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逐步发展,而恰恰是在学校时的友谊会让大家在以后社会工作中相互帮助。很多的学生正是通过公益活动开阔了视野,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了朋友圈。这些都帮助他们在踏进社会时就领先于其他不参加社会活动的人一步。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学生如何参与公益活动并能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为什么(why)参加公益活动。学生一定要问自己一下,我究竟为什么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回答这个问题会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动机。明白了自己的动机才能回答自己究竟要投入多少精力在其中,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 2、根据自己的意愿为自己制定一个方向。确定方向很重要,比如你选择助残,那就需要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寻找有效的途径来帮助残疾人士。如果选择助学,则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运作方法。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些同学有着良好的意愿,但并无清晰的目标,那么可以采用跟随别人的方法,就近参加一些自己相对感兴趣的社团,获取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方向也是可以的。 3、学会承担责任。在学校中可能形形色色的社团很多,有的历史较长,有的则刚起步,但无论哪个社团都会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缺陷,作为社团成员之一,学生应当学会承担责任,贡献自己的智力和时间来帮助社团成长。作为社团的领导更应该承担责任,因为社团发展的好坏与社团的领导有直接的关系,那种顾及太多个人利益的社团领导是不可能把社团发展壮大的。假如学生在社团中发现自己无法左右局面,而现在的状况又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我的建议就是选择离开。但是就怕那种自己也无所谓,叫我就去,不叫我就不去,参加什么活动都无所谓的态度,因为这样的学生在社团的建设中只是一个充当数量的符号而已,对社团的发展没有什么贡献。与其混事儿,为什么不把这段时间用来作自己更喜欢作的事情呢? 4、要形成团队核心成员。我见过一些社团号称有几百人,可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我提倡兵贵于精而不在于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几个流氓在车上抢劫,一车的人都不敢动,为什么?因为大家不团结。同理可以说明社团发展中核心成员的重要性。如果想作事,作成事,就必须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共同努力去开拓局面,事半功倍。如果总是孤家寡人,这个团队是没有什么前途的。5、增加对团队的培训。对于参加团队的beginner ,是需要进行培训的,培训内容大致涉及团队的理念、纪律、历史介绍和服务技能等方面,加快新人融入到组织文化中来,并且找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从而有一种归属感。培训也要倾听新人的意见,对于不合理的地方作改进,对于新的经验增添入培训内容里。 6、坚持开展活动。很多的活动不是本身没有意义,而是随着大家的隋性和拙劣的领导力而参加人数越来越少,最后消亡了。对于团队来讲,听取大家的意见,在综合考虑手中掌握的资源的情况下,设计安排合理活动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就能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形成一种品牌活动。在坚持开展活动中,团队的领导很重要,在组织发展之初,要事必躬亲,这样既能服众,同时也能获得组织发展中第一手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培训的重要内容。 7、团队领导要敬业。只有专注地作一些事情,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然后在此之上形成创新。而且只有人专注于作一件事情,才可能会对与之相关的外部资源很敏感,才有可能抓住一切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 8、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很多的活动设计思路和资源在网络上都有很多,学生的网络技术是不用置疑的,但如何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是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一种技巧,而且在网络社会的今天,这个技巧非常重要。一些门户网站/论坛或者门户型公益网站应当是公益型社团经常访问的站点,在这些网站上经常会有一些活动的机会,利用可以把学校的团队与社会的团队整合到一起,使社团更有实力。另外,通过网络宣传,也会让很多社会资源对团队的项目进行资助,推动社团项目的顺利进行。8、适当授权,培养低年级的接班人。这一点不作阐述了。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篇指导学校志愿者工作的文章,但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一直未动笔,这篇文章是昨天晚上和今天下午共用了4个小时完成的,未作修改,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所以也希望同行们能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对学校志愿者的指导意见,帮助他们正确健康地成长)

慈善事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单位?何任人都能创建吗?

慈善事业是指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偿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组织形式, 根据特定的弱势群体需要, 聚集并配置资源。笔者认为,慈善事业以社会成员的慈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关爱主义为思想基础,其经济基础多以社会捐助为元素,组织基础多以非政府组织的民间公益团体为核心,以社会成员的自愿广泛参与为发展保障,它属于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柔性元素之一。一、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1.缩小社会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慈善事业是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的保障补充体系。第一次的分配是生产部门的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是强制性的征收赋税;慈善事业是在自愿基础上的分配,有益于弥补前两次的分配不足和缺陷,从而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第三次分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所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和政府调节无法比拟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层层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显著拉大,环境污染加重,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加剧,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政府调节或政策保障是远远不够的。2.改善社会文明度和提升道德指标慈善事业作为公民主动自愿发出的行为,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意识在不断得到提升,慈善事业的发展对公民振作精神,陶冶心灵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目前社会和谐的大背景来讲,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换个角度来讲,一个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情况如何,能够直接反映这一国家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高低,甚至经济水平如何。二、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慈善事业是以人们的道德和思想认识为基础的,因而这些基础的某些变态特征也造成了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慈善事业的发展缺乏社会成员公认的整体氛围,且慈善事业的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发展慈善事业,是一个价值观的升华和普及问题。另外,慈善作为一种事业,其聚集的人力资本能量级与其所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的程度成正比。我国的一些慈善组织及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员,只是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浅层意义上的道德事业,却忽略了它是社会分工产物并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的事实。从而在具体运作理念上,也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某些负效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其他成员对于慈善事业的接受和信任。三、我国政府对慈善机构行政管理的创新对策1.政府对慈善机构的政策性管理 政策性管理是政府对慈善机构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制定适合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灵活的政策,达到正面上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从而为慈善事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我发展空间。因为只有政策化的管理,才能使慈善事业社会化、规范化,并为国家和慈善组织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和浪费。需要阐明的是,政策性管理并非是指让我们的政府来直接承担慈善事业,也不是让政府直接控制慈善机构,而是要求政府从慈善组织自身内在特点和外部社会大环境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2.政府对慈善机构的价值性管理在转型期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所提倡和建立的政府应该是“公共性、服务性”政府。就是希望政府在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方面,管好该管的事,放权不该管的事,并有效的管理该管的事。价值性管理就是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政府引导慈善组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而不是插手慈善组织的各项事务,留给慈善组织足够的活动空间,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这样一个目标定位下,推进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在这里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政府对慈善机构进行价值性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重视对慈善组织自身的能力方面的建设,如慈善组织自身的信誉度建设。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慈善组织内部的行业自律。建立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对慈善款项的来龙去脉有较好的监督办法。 3.政府对慈善机构的社会教育性管理慈善事业是以自愿捐献为原则的,是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那么如何使自愿原则推广到更深的社会阶层当中?如何让更多的人在有精力的同时能关心、顾及慈善事业的发展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便是政府需要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社会教育性管理。就是在社会成员当中,通过专业人士、各类机构包括中小学、大学等的教育和宣讲,让社会成员们认识到慈善组织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力量对慈善组织的重要性。一般来讲,树立典型与大众参与是慈善事业的两个重要方面。富人阶层中应当有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人士。政府应发挥这些榜样的力量,同时寻求与富人的合作,带动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慈善事业,对于改善慈善事业的财政状况,树立富人阶层的新形象,促进社会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四、对慈善机构行政管理创新对策的意义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在分担政府职能方面扮演了一个较为完美的中间人的角色,在分担政府职能、开展社会救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果社会成员之间因为社会分配的原因而存在很多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是无从谈起的,但分配上的不均是社会和政府所无法避免的。因此,通过慈善事业的调节和润滑,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兴起,表明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在提高,而这一切的提高可以归结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一部分人富了起来,美好和善良的愿望和政府的政策及社会的良好风尚促动他们把自己的一部分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慈善帮扶的人们,又或多或少有了能力参与市场经济的游戏,减少了市场经济造成部分贫困人群的不平等感,推动慈善事业和市场经济朝着良性的循环方向发展。

农贸市场管理架构和机制

农贸市场由政府多个部门参与管理,每年各级政府都要大力推动农贸市场经营管理秩序的改善,结果往往是抓一下就好一些,松一下就恢复原状,脏乱差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根治。

因此, 管理农贸市场 需要从其自身运作的规律出发,清晰农贸市场的定位,通过利益链、责任链的关联来研究农贸市场的管理路径,从而形成长效的运作秩序。

一、 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 场内人员行为缺乏城市公共商业空间内的文明规范

一是市民买菜沿袭路边交易习惯。 有的习惯将菜叶扔在地上;有的边走边摘菜,菜叶、豆壳扔了一路;有的光膀子、随地吐痰、抽烟、乱扔烟头,不把农贸市场当作城市现代商业空间。

二是场内经营者还有路边摊位经营意识。 为了扩大销售额提高利润,有的摊主喜欢突破摊位空间限制,溢摊、出摊经营;有的为图方便,在摊位周边乱扔蔬菜废弃皮壳,垃圾遍地;有的超越摊位条件开展批发业务,尤其在早市,有的甚至将经营摊位拓展到市场外和街道上。

(二) 市场主办方的利益取向导致管理松弛

农贸市场主办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市场日常管理,只是根据摊位情况核算总租金,采取承包转包方式分派给日常管理人,并将日常管理费用压到很低水平,由于日常管理人手不够,难以维护秩序和场内保洁,市场只能维持低水平运作状态。同时日常管理人员为了增收,场内私搭乱摆,增加临时摊位,加剧了市场内部的拥挤混乱。

(三) 政府行政主导的市场管理模式效率不高

第一、 政府任务指派与职能分工不一致,致使管理效果短暂。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国家三定方案的落实,过去由工商部门一家统管的职能相继划分到相关职能部门,如农残、家禽防疫,生猪屠宰、收费监管就分别由农林部门、商务部门、物价部门监督和管理。

第二、但对市场活动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管理职责,一直由于农贸市场的定位问题而存在分歧,长期以来,职能分工让位于上级分工,常常出现指定负责的部门没有依法查处的权限,有查处权限的未被指定管理任务,使得许多行为难以彻底性纠正,只能是暂时性的,管一下改一下。

第三、 条线部门超越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联合管理难以落实。 为了实现某一管理目标,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地方政府指定其中一个具有一定行政资源的部门,如行业规划权、政策制定权、资金扶持权等,来牵头负责情况汇总、居间协调、信息交流、共同行动。

目前,地方政府仍然沿袭过去农贸市场的管理模式,越过商务部门职能指定工商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显然不合适,一是从工商部门职能看,它主要负责对农贸市场内的经营行为监管,是农贸市场管理中的一小部分;二是作为条线部门在市级以下政府中,工商部门不属于政府所辖部门,很难协调政府所属的块块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组织。

第三,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 农贸市场中属于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应由相关的管理制度或机制来约束。现在的管理中,依照内部约定实施经济制裁的手段严重欠缺,即便有所规定,也很难有效执行,市场管理工作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检查执法来推动,通过外在的他律实施监管,不胜其累。

(四) 政府对农贸市场建设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一、 政府管理目标要求提升而公共投入却没有跟上。 主办方为了盈利,尽量减少管理费支出,场内卫生保洁、场外车辆停放方面政府也没有补充投入,致使政府管理目标没有转化为市场自身的管理目标,导致农贸市场环境差的现象比较普遍。农贸市场管理架构与机制。

第二、 环卫部门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 环卫部门每天固定时间在固定地点按次序收集垃圾,对于农贸市场这样生产垃圾的大户,并没有安排特殊的收集方式。在早晚上菜高峰期间,经常由于垃圾清运不及时,影响场内经营秩序。

第三、 农产品交易准入制度不完善。 从消费安全角度看,农产品交易场所必须具有设备检测和内部质量把控条件。由于缺少准入制度,一些规模很小的农贸市场,以及散落在城市里的个体蔬菜店、活禽店、肉店,还有那些开着卡车、挑着担子到处兜卖的流动摊贩,如果任其发展,农残、注水肉、瘦肉精、病死猪肉、禽类防疫、水产品运输过程中添加致癌物、水发产品致癌问题等安全隐患很难消除,而且会降低市场方提高管理水平的积极性,还会浪费大量的行政监管资源。

目前,行政监管部门面临着诸多尴尬,一方面,无法依法责令场外经营小店整改和停业;另一方面,由于怕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对不具备条件也不整改的市场,不敢强行关闭。

二、 农贸市场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多重管理属性

( 一 ) 农贸市场的公共性与准公共产品定位

首先,农贸市场长期融贯于百姓生活之中,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

第一、 农贸市场功能可替代性弱,对于居民生活十分重要。 农贸市场为居民提供日常食品需求,满足居民的一日三餐;交易的农产品新鲜、方便和价格便宜深受居民认可。即便现在城市里已经拥有众多综合性超市,还有一些专业性生鲜超市或是蔬菜连锁店,但农贸市场依然是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流程中最便捷、最经济的平台。

第二、 农贸市场选址基本上由历史沿袭,居民对此有很强的认同依赖。 农贸市场设施基本都在居民密集区,所用场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国有房产开发公司或政府兴建;二是政府规划由开发商享受优惠而兴建的配套设施;三是由镇街一级政府或大型企业出借闲置土地民资兴建;四是原有大棚市场改造为室内农贸市场,政府给予资金扶持。虽然现在大都实行了民营化,但其为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性质没有改变。

第三、 农产品集中交易有利于货源和质量的把控,农贸市场是农产品进入市民餐桌之前的重要安全关卡。 农产品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在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环节出现,这就需要有对货源正当性进行审核、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进行检测的第三方管理机制,采取农产品集中交易模式、实现集中质量安全把控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 农贸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获取租金,基本上属于微利性经营。 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市场主办者通过投资兴建或上缴一定的土地房产租借费或承包费获取经营权,以收取经营户摊位费获取收入,摊位费再通过经营户成本最终传导到菜价上,形成租借链、成本链。从某种程度上讲,露天、大棚或设施越简陋的市场,蔬菜价格较低,人气反而较旺。

第五、 农贸市场内集聚了众多经营户,交易方式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农贸市场的经营活动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对于获得同一农贸市场承租摊位的经营者来说,当甲从事食品经营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卖菜。就是说,甲在使用农贸市场的同时,不排斥乙的使用,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但是,场所内经营者之间的竞争是显然的。与超市、连锁经营者不同,农贸市场内集合了众多的市场经营者,他们的进货渠道大多来自于同一集散地,进货价格几近一致,利润率极其透明,其销售价格平均要比综合性超市低。

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微利性、替代性弱等特征,可以将此定性为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以此定位,来研究 农贸市场建设 和管理问题,才能寻找到较佳的管理思路。

农贸市场管理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重属性 。

一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管理好两个层次的主体:农贸市场的主办方和场内经营户,政府应当对他们的经营活动与社会影响依法分别实施行政管理。

二是农贸市场的主办方对于市场活动的日常管理,主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实现对市场经营环境的维护,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场内经营户合法合规经营。

三是市场管理人员对场内经营人员和入场消费的购买人实施具体管理,其市市场监管场内交易活动和场内行为都要遵守秩序。

不同层次和方式的管理,具有不同的性质。

第一, 行政执法。 政府相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对市场中蔬菜农残、家禽与肉类检疫、农产品来源等,以及经营户的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实施行政监管,并依法对场内经营户和市场主办方的违法行为实施查处,维护市场法制,维护居民消费权益和生命健康。

第二, 契约管理。 政府通过行政合同规范市场举办者的行为。政府依法规划批准建设农贸市场时,市场举办方应有文明规范经营的承诺,由此形成与政府的合约;经营户在入场经营时向市场主办方签订文明规范经营承诺,相互形成契约;市场主办方向入场购买者提出文明倡议和宣传,与广大消费者达成共识。

第三, 自律管理。 农贸市场协会可以受政府的委托对所属各会员农贸市场的文明经营进行检查、评比,并对履行承诺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奖励和惩罚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将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扶持的依据。同样,市场主办方将场内经营户组织起来进行评比考核,并将诚信摊位张榜公布,引导市民到诚信摊位消费,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律机制。

三、 建立自律、契约、执法相衔接的农贸市场管理架构

政府对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具有宏观性、行政性、依法性、外部性、非自主性的特点。 农贸市场的日常运行和文明建设,主要还是要靠市场自身的管理。为此,需要把政府管理、市场管理与行业自律结合起来,构建以自律管理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纽带、以执法管理为保障的农贸市场管理架构。

(一) 建立农贸市场综合管理的政府职能协调机制

首先,明确主管部门职责。 农贸市场的管理职责归于具有相关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承担,主要负责制订整个地区农贸市场的布局规划,制订农贸市场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等规划,提供农贸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协调政府对农贸市场的管理。

其次,划分和协调各职能部门行政执法的管辖范畴。 农贸市场的文明规范建设,涉及工商、商贸、城管、环卫、卫生、质检、农林等多家职能部门,应先明确各自职能边界,再建立各部门合作管理的机制,实行有效监管。

(二) 加强农贸市场有序进入和退出制度建设

首先,要建立农产品准入经营和入场经营制度。一是农贸市场必须具备对入场农产品货源管理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这两项基础条件,方可对外经营。二是对小规模的独立门店实施行政许可。

其次,加强对摊位收费权限、收费标准的监督,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不同档次市场的收费,提升规范经营的水平;对不按规定的、屡不改正的市场主办者暂停或收回收费权,使得政府不因对市场主办的处罚累及百姓日常的购菜权,引发群体事件。

(三) 构建由政府、市场、经营者组成的规范经营责任链

首先,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并通过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申办农贸市场时,需要对场内场外环境和卫生、摊位摆放秩序、买卖秩序、文明宣传等事项作出责任承诺;场内经营户提出入场申请时,也要签订相应的责任承诺。

其次,建立与承诺相对应的保证金制度。 市场向政府指定部门或委托管理单位,缴纳文明经营保证金;经营户向市场交纳合法经营、文明经营保证金。政府指定部门或委托农贸市场协会对各市场进行考核评比,对达到目标要求的,由政府兑现增加人员经费补贴或相关建设改造资金补贴;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动用保证金加以整改。

(四) 充分发挥农贸市场行业协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

第一、 政府要对行业协会加强指导。 一方面,主管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文明建设的规范标准,提出总体的管理要求,为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制度依据;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参与行业管理的制度设计,做好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的衔接。

第二、 按照市场自治组织的要求建设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律性、公正性,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内部机制,注重协会的微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经济责任制和财务控制。完善行业协会内部结构,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则和监管。

第三,充分发挥协会章程实行行业自我管理的作用。 行业规章约束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把行业章程与每个市场主办方的经营管理直接挂钩,与市场中的经营户直接挂钩,更好地运用行业规范和经济责任调节经营者。

华信设计研究中心 隶属于四川成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产研院由成都市科技局、温江区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特驱投资集团等四家单位联合成立。

华信设计研究中心 依托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和四川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专注于老旧农贸市场或新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致力于市场研究、装饰设计、品牌连锁运营、农贸交易大数据、生鲜新零售模式等,探索农贸产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智慧农贸整体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农贸市场发展瓶颈,共筑农贸产业新未来。

猜你还喜欢

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3-01-05 05:17:49]  回复

    、流通等环节出现,这就需要有对货源正当性进行审核、对产品质量安全性进行检测的第三方管理机制,采取农产品集中交易模式、实现集中质量安全把控显得尤为重要。第四、 农贸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获取租金,基本上属于微利性经营。 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市场主办者通过投资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3-01-05 02:28:56]  回复

    从而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第三次分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所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和政府调节无法比拟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层层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3-01-05 05:33:48]  回复

    部资源很敏感,才有可能抓住一切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 8、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很多的活动设计思路和资源在网络上都有很多,学生的网络技术是不用置疑的,但如何能够利用网络资源是学生们需要学习的一种技巧,而且在网络社会的今天,这个技巧非常重要。一些门户网站/论坛或者门户型

  • 访客

    访客  评论于 [2023-01-05 09:13:32]  回复

    ,在摊位周边乱扔蔬菜废弃皮壳,垃圾遍地;有的超越摊位条件开展批发业务,尤其在早市,有的甚至将经营摊位拓展到市场外和街道上。 (二) 市场主办方的利益取向导致管理松弛 农贸市场主办者,一般不直接参

欢迎 发表评论:

{/if}